2022-03-23 08:39:4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华图在线
浑南华图_浑南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公务员考试24小时的生物节律,欲了解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沈阳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(http://shenyang.huatu.com/gwy/)或者关注沈阳华图微信公众号:沈阳华图教育,浑南华图咨询电话:15140085179(微信同号)
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,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。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,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。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,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。2017年,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“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”的科学家。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: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,受到内源性的调节。这种24小时的生物节律,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。
下列哪项可以作为支持第2段观点的例证:
A.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,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,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,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
B.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现,把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,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,第二次紫白相间,第三次全白
C.18世纪法国科学家德梅朗发现,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
D.山东济宁府北宋土层中出土的莲子“沉睡千年”后在浙江杭州复活,生出了嫩绿茎叶
解析
第一步,分析文段。文段开头先指出人体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,接着介绍身体状态会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,并通过代词“这”对前文总结,指出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。后文举例并指出“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,受到内源性的调节”,文段尾句再次出现代词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,强调生物体存在周期性的24小时的生物节律。文段为“分—总”结构,尾句即为第二段的主旨句。
第二步,对比选项。C项“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”符合第二段观点“24小时的生物节律”特征。
因此,选择C选项。
拓展
A项、B项和D项:均未体现出“24小时的生物节律”特征。
考点
言语理解与表达
篇章阅读
主旨概括
(编辑:浑南华图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