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1-28 14:09:44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沈阳华图
沈阳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:2021年辽宁省考借钱上大学可以有,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沈阳华图招聘频道(http://shenyang.huatu.com)或关注沈阳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【ID:shenyanghtjy】,沈阳华图咨询电话:400-024-1113。
一、热点概况
大学刚毕业的小王在北京一写字楼担任前台工作,实际月收入仅有3000多元。看着写字楼里白领们精致的衣着,小王十分渴望也过上这样的生活。某信用卡中介小张提出自己能帮小王申请到高额信用卡。果然,很快卡就寄到了,额度高达20万。随后,小王又陆续通过小张申请了好几家金融机构的信用卡,授信总额度高达80万元。积累已久的消费欲如开闸的洪水,在透支百万余元后,小王资金链断裂,本人的收入和家庭状况根本承担不起这么高的还款金额,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。
二、各方观点
新华社:当下不少“黑中介”打着“高额授信”旗号,利用微信群、网页、短信、小广告等方式散布信息,通过伪造收入证明、财产证明等方式,帮助目标客户获得超过其偿付能力的授信额度。而信用卡是“双刃剑”,如过度消费,持卡人便沦为“卡奴”,甚至危及正常生活。
人民日报:“月入三千透支百万”的背后,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如何规范金融信用卡业务的市场竞争,遵守好授信审查的基本程序,履行好应尽到风控的责任。
北京银保监局:消费者要远离非法中介。信用卡办理应选择正规渠道,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,且能够根据申请人的真实资信情况进行授信。
三、深度分析
(一)“月入三千透支百万”谁的错
1.消费者信用卡使用不当
消费者刷卡消费时看不到现金,带来的“痛苦效应”远小于支付现金,刷卡带来的快乐也易使消费者不会提前考虑自身还款能力。使用信用卡套现、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等方式盲目消费,从而导致“资金链”断裂。
2.非法中介违规办卡
非法中介打着“办理高额信用卡”的旗号,收取信用卡额度5%—20%的手续费,一张额度2万元的信用卡,就要支付其1000元—4000元的手续费。通过中介虚假包装,使消费者取得高于自己消费能力授信额度的信用卡,也给消费者埋下信用风险的隐患。
3.银行间竞争过度授信
银行信用卡作为转型零售的重要业务,近三年来快速发展,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竞争激励,为了抢夺市场、拓展用户、激励用户分期消费,在跑马圈地式发展中过度授信。
(二)如何遏制过度透支信用卡现象
1.消费者理性使用信用卡
(1)办理信用卡要适量
持卡人要考虑到信用额度是否足够支付自己每月的正常消费,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,选择合适的卡种,不宜办卡过度。
(2)适当抵制积分促销等诱惑
银行经常推出一些优惠活动,比如多倍积分,或者刷卡打折享优惠等等,这种促销活动实际上是刺激持卡人刷卡消费,盘活信用卡,同时,银行还能够赚取刷卡手续费收入。对于持卡人来说,很容易受到这种促销活动的蛊惑,过度消费。
(3)信用卡分期要注意
与取现交易类似,信用卡分期也有较高的手续费成本,持卡人不要轻易办理。如确实需要办理分期业务,在使用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消费时,一定要弄清其利息和手续费,以及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费用,不能被笼统的宣传用语所误导,以至于支付过高的消费成本。
2.远离黑中介
信用卡办理应选择正规渠道,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,且能够根据申请人的真实资信情况进行授信,切勿通过中介包装,盲目提高授信额度,给自身埋下信用风险的隐患。
3.金融监管机构加强监管
一旦过度,金融机构不但突破了社会责任底线,事实上也掘下了社会金融失信的陷阱,掉入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。对此,一方面行业的监管需要真抓真管,规范金融信用卡业务的市场竞争,遵守好授信审查的基本程序,履行好应尽到风控的责任。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解除法律、征信对信用卡业务的过度保护,修复扭曲的责任伦理,倒逼风控尽责。
四、参考文章
“月入三千透支百万”,信用卡风控在哪里?
大学刚毕业的小王月收入3000多元,某日,信用卡中介小张提出自己有路子能帮小王申请到高额信用卡。果然,卡很快就寄到了,额度高达20万元。后来,小王又陆续通过小张申请了好几家金融机构的信用卡,授信总额度高达80万元。但小王的收入并不足以支付高额还款金额,在透支百万余元后,小王资金链断裂,生活受到影响。将个案咎因于“黑中介”违规办卡和信用卡使用不当固然不错,问题在于信用卡之信用总是有条件的,具备履行相应经济能力是基本的前提,这也是金融信用服务遵循的基本原则,各类金融机构也因此建立了比较严密的风控制度。
在信用卡的办理上实行的是严格授信审查,在一些地方,如北京银保监会《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》明确要求,将一人多卡包括他行卡纳入授信额度合并管理。从个案来看,月收入只有3000元的小王,如何通过授信程序获得多个机构授信高达80万元的信用卡,绝非“黑中介”违规,况且多家金融机构“不约而同”,根子恐怕还是个别金融机构的风控“睁只眼闭只眼”。
事实上,信用卡的滥发不是什么秘密,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末,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.86亿张,同比增长16.73%,不少银行的累计发卡量都突破了1亿张,但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88亿。信用卡滥发的背后则是其信用消费的高收益,信用卡通过取现或账单分期功能会产生利息和手续费,占到银行收益的很大比例。因此,银行很难自觉去降低发卡的冲动,反而对于具有更强烈“提前消费”欲望的年轻群体则是各大银行争取的客户,时下鼓励乃至诱导年轻人办卡刷卡的现象屡见不鲜,有意放松风控制约其实是一种竞争手段。
“月入三千透支百万”或许只是个例,却不失为信用卡滥发现象的缩影,值得警惕。信用卡适度引导金融消费,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,刺激经济活力,但是一旦过度,金融机构不但突破了社会责任底线,事实上也掘下了社会金融失信的陷阱,掉入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。
当然,或许金融机构并不担心信用卡用户会逾期不还,因为他们除了保有诉讼追债的权利之外,还有为金融配套的信用制度,甚至还有为信用卡量身定制的信用卡诈骗罪。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的存在,才会使得一些金融机构敢于放宽风控底线,把风险治理的成本转嫁给行政与司法。“月入三千透支百万”的背后,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如何规范金融信用卡业务的市场竞争,遵守好授信审查的基本程序,履行好应尽到风控的责任。对此,一方面行业的监管需要真抓真管,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解除法律、征信对信用卡业务的过度保护,修复扭曲的责任伦理,倒逼风控尽责。
(编辑:沈阳华图02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