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6-09 14:16:55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沈阳华图
辽宁人事考试网_沈阳华图(http://shenyang.huatu.com)为广大考生提供:2020辽宁省考备考文章:申论范文5,关注沈阳华图微信公众号【ID:shenyanghtjy】,获取省考招考、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网站,辽宁华图咨询电话:400-024-1113或添加微信15104005057。
(2018 联考云南卷)第四题:根据材料 5 中划线部分“当简勿繁,当繁勿简:
简繁得当,方能出效率,方能出成果”写一篇文章。(40 分)要求:自选角度,
立意明确;联系实际,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总字数
1000—1200字。
从繁?从简?得当方高效
——王 鹍
“当简勿繁,当繁勿简:简繁得当,方能出效率,方能出成果”一语道破深
刻的做事的态度、原则与方法。启示我们要深刻理解何为繁简?如何繁简?只有
这样才能实现繁简得当,也只有做到繁简得当才能取得成绩、获得成功。
何为繁简?繁是简的功夫,当繁不繁则无绩;简是繁的高明,当简不简则不
优。
从字面上看,繁就是繁杂、繁多、复杂,基本义为“多”;简就是简单、简
易、简便,基本义为“少”。二者之间看似相反,实则相成。世间百态,万事万
物,从初生开始都是非常简单的,所禀赋的资源、能量都是非常少的。无论是一
个人、一个社会群体、一个政府或政党都是如此。但是随着自身的发展、成长,
所累积的资源、能量就会逐步增加,逐步的繁。这种繁是对于简单的成长、学习
和发展。如果没有这里的繁,个人、群体或政党就不能发展、不能进步。反过来
说,一个人或者组织要想生存、发展也只能通过不断的累积,不断的在繁的上面
做功夫,只有这样才能出效率,出成果。所以说:繁是简的功夫,当繁不繁则无
绩。
但是繁到了一定的程度又要简。为什么呢?繁是量的增加,内容的积累。一方面这些量或者内容太多、太繁杂不便于应对和处理,所以应当简;另一方面这
些内容由于目标一致性所以必定有同质性,重复性,只要把他们善于概括、分类、
可以实现简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:一件事情,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说清楚,那就
代表你没有完全地弄明白。最深奥的思想,往往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。
需要注意的是,简不是简单的舍弃,简是对于繁的优化,是对于繁杂内容高明的
运用。如果没有这里的简,工作量、应对的资源成本就会大幅增加。所以说:简
是繁的高明,当简不简则不优。
由上论确实可以看出繁简之间确实是看似相反,实则相成的。在现实生活中
我们所用的每一台高科技产品,或者一个软件系统,比如手机、电视机、电脑;
支付宝、微信、百度等,相对于我们操作层面来说是非常之简。但是这种简的背
后却是蕴藏着大量的繁,是有着强大、繁杂且稳定的后台作为支撑的。如果没有
这些繁杂的后台系统作为支撑,简也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说化繁为简固然是一种艺
术,但藏繁于简、于简见繁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?任何成熟的事物都是藏繁于简,
繁简得当的理想状态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繁简?如何实现繁简得当的状态呢?概括而言就是:由简
入繁当善学、敏思、多为,目标明确、心无旁骛;由繁入简当归类、概括、舍弃,
高屋建瓴、一叶知秋。具体而言:一方面就是要我们围绕着明确的目标,专心致
志的积累,学习,多承担、不懒惰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积累充分的内容和经验,
才能使得我们所学习或者工作的领域有厚度、有积淀、有成果。另一方面就是要
懂得将我们已有的成绩、内容分门别类,以简涵繁的方式呈现出来。只有这样才
能使我们周围的人更清晰、更全面的认识我们、理解我们、认同我们的人或者我
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,进而获得更大的成功。
(编辑:沈阳华图02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