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4-03 13:27:56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辽宁华图
据《东南快报》报道,近日,福州一中高三学生王同学被美国名校罗切斯特大学录取了,他的同学把录取通知书截图发到网上后,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:爱吃泡面也成了被录取的理由!可能这也是该同学要晒这份录取通知的原因。有人将录取通知书翻译成中文:
“由于我们更强调自主独立的精神所以我们不同于其他的大学院校,委员会和我审核你的申请更多于你的成绩和分数。我很高兴你已经准备好投入你未来的独立生活、更深入地钻研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你所热爱的事物……在得知你对泡面的狂热以后,辅导员推荐了你……”
通知书中的“我”应该是这份通知书的签发人。学校通知书以“我”的名义发出,是鼓励“个人主义”,还是强调个人对此事负责?该报道写道:想必不少读者“整个世界观也都被颠覆了”吧?那么,具体地说,“泡面狂”颠覆了什么呢?
首先被颠覆的是“知识观”。王同学小时候为图方便经常吃泡面,形成了对方便面的爱好。有一次在新加坡吃了当地的泡面后,好吃到有一种“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”的感觉。此后,韩国、日本……各个国家的泡面他都要尝一下,亚洲各个品牌的泡面基本都吃过一遍。热爱泡面、了解泡面到这种程度,跟泡面有关的知识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知识系统。但是,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,泡面是没有资格进入“正规的”知识系统的,连业余爱好都算不上,只是一种玩闹;而美国人竟然鼓励王同学“更深入地钻研你所热爱的事物”!
那么,“泡面知识”有什么用呢?难道你以后要开食品厂,还是要卖泡面?传统的“知识观”最讲究“学以致用”,而且是中医“吃啥补啥”式的学和用;但是,获取知识的方法、路径,对学生来说,其实是一种更重要、更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,这个知识和能力,是从事各种行业都需要的。更进一步,王同学从积累“泡面知识”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探求知识的兴趣,以及拥有一个独特知识系统后的自信,这份兴趣和自信,是深入钻研知识和学问的持久的动力;而刻板的、“标准化”的知识生产线只能遏制、扼杀对知识的兴趣,更谈不到自信心的培养。
对教育现状不满者,都会从王同学被录取一事想到“尊重个性”。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——在中国教育的语境中,“尊重个性”这句话里总包含着一种“宽大为怀”的意味,“个性”差不多是“调皮”,“不听话”、“刺头”的代名词,“尊重个性”显得很勉强,很不情愿,是‘大人不记小人过“;“个性”的正面价值不高,同理,“泡面知识”也不会被当作正经的知识看待。
对“泡面知识”和学生个性的评价的差异,其本质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差异。把学生当作目的,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,就会真正尊重学生,珍视学生个性。学生个性其实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教育资源,它构成了教育资源的多样性、丰富性;这是一方丰饶的土壤,让学生互相激发学习兴趣,互相汲取成长所需要的养料;其中就包括“泡面知识”。而在标准化——其实是僵化——的教育环境里,学生像养鸡场里鸡产蛋一样生产分数,而学校(教育者)从分数里获得升学率、职位、职称等各种成绩;凡不符合“标准”的知识,如“泡面知识”,自然没有资格为升学率作贡献,也就不会被当作“正能量”看待。
(编辑:admin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